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郑子家告赵宣子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郑子家告赵宣子 赏析

郑子家告赵宣子

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敝邑有亡,无以加焉。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文公二年,朝于齐;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推荐古诗: 庭草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月夜堂成村舍燕李花赠张十一署咏柳洛中访袁拾不遇送朱大入秦扬子津望京口

推荐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推荐游戏: 【太子宾客贺公】的下一句是什么【玉关殊未入】的下一句是什么【落帆金华岸】的下一句是什么【五月造我语】的下一句是什么【千金骏马换小妾】的下一句是什么【古木尽入苍梧云】的上一句是什么【日观近可攀】的上一句是什么【朝廷无忌讳】的上一句是什么【园花雪压枝】的上一句是什么【喧喧车马度】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首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心落意  放心,无忧虑。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了千当  比喻妥贴,有着落。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禀性难移  本性难以改变。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