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沁园春·斗酒彘肩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沁园春·斗酒彘肩 赏析

沁园春·斗酒彘肩

作者:刘过 朝代:宋朝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沁园春·斗酒彘肩赏析

词的上片写他想赴辛弃疾之邀,又不能去。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起势豪放,奠定了全文的基调。这三句用典。使风俗之气变为豪迈阔气。这里的典故,出之于《史记·项羽本纪》[5] 。这几句是想像之词,刘过设想在风雨中渡过钱塘江,来到辛弃疾的住所,觉得是一件特别痛快的事情。前三句起笔突兀,似平地而起的高楼,极具气势。...查看全部

沁园春·斗酒彘肩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立意,据《柽史》载:“嘉泰癸亥岁,改之在中都时,辛稼轩弃疾帅越。闻其名,遣介招之。适以事不及行。作书归辂者,因效辛体《沁园春》一词,并缄往,下笔便逼真。”...查看全部

沁园春·斗酒彘肩注释及译文

作品注释 ①辛承旨:即辛弃疾。因其曾于开禧三年(1207)被任为枢密院都承旨而得名,不过那时刘过已死,“承旨”二字可能是后人加的。...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巴陵夜别王八员外连昌宫词渔家傲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清平乐(天高云淡)忆秦娥(西风烈)

推荐诗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莫莫高山深谷逶迤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推荐游戏: 【迁人发佳兴】的下一句是什么【鸟去凌紫烟】的下一句是什么【思悠悠】的下一句是什么【[1] 分袂二年劳梦寐】的下一句是什么【坐阻连襟带】的下一句是什么【九土中横溃】的上一句是什么【也无书寄伊】的上一句是什么【狂客归舟逸兴多】的上一句是什么【一勺争禁万顷陂】的上一句是什么【春到曲江池】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教训  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 不露声色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 不弃草昧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