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的立意,据《柽史》载:“嘉泰癸亥岁,改之在中都时,辛稼轩弃疾帅越。闻其名,遣介招之。适以事不及行。作书归辂者,因效辛体《沁园春》一词,并缄往,下笔便逼真。”那么,根据此词的小序和《柽史》记载可知,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当时辛弃疾担任浙东安抚使,邀请刘过到绍兴府相会,刘过因事无法赴约,便在杭州写了此词以作答复。
推荐古诗:
风雨、
锦瑟、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
剔银灯、
寒月吟(夜起数山川)、
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草暖云昏万里春)、
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
推荐诗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跋山涉水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废俱兴 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百衣百随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