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牧 朝代:清朝
【注 释】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2、纷纷:形容多。...查看全部
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汉魏以前,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一般在现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 此时天气温暖清爽,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生机勃勃,“清明”节令由此得名。唐宋之后,它将原来在其前一、二日的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尤其是其中的祭祀活动,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而且节俗意义日渐增强,成为民俗中的大节。古时重要的寒食节日渐势微,逐步离开了人们的视线。中国境内民族大多将清明作为祭祖日,每年清明时节,不仅长居祖籍的亲人要上坟祭扫,远离家乡的人们回到故里祭拜,而且时至今日,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及港、澳、台胞也纷纷赶回祖籍,认祖归宗,虔诚拜叩,祭奠祖灵。 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踏青是清明的又一重要节俗。清明时节,杨柳青青,芳草萋萋,百花吐艳,生机一片,人们趁祭奠而踏青郊游,嬉娱欢乐。“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程颢《郊行即事》)。...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卖炭翁、南征、鹭鸶、清明、寻隐者不遇、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古薄命妾、游终南山、春宫曲、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推荐诗句: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推荐游戏: 【 君莫向秋浦】的下一句是什么、【径出梅花桥】的下一句是什么、【上穷碧落下黄泉】的下一句是什么、【小娃撑小艇】的下一句是什么、【忧来吟贝锦】的下一句是什么、 【百年世事不胜悲】的上一句是什么、【当年颇似寻常人】的上一句是什么、【伤我寸心中】的上一句是什么、【托兴每不浅】的上一句是什么、【空忆谢将军】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