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送韩子师侍郎序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送韩子师侍郎序 赏析

送韩子师侍郎序

作者:陈亮 朝代:清朝

  秘阁修撰韩公知婺之明年,以“恣行酷政,民冤无告”劾去。

  去之日,百姓遮府门愿留者,顷刻合数千人,手持牒以告摄郡事。摄郡事振手止之,辄直前不顾;则受其牒,不敢以闻。

  明日出府,相与拥车下,道中至不可顿足。则冒禁行城上,累累不绝。拜且泣下,至有锁其喉自誓于公之前者。里巷小儿数十百辈罗马前,且泣下。君为之抆泪,告以君命决不应留;辄柴其关如不闻。

  日且暮,度不可止,则夺剌史车置道旁,以民间小舆舁至梵严精舍,燃火风雪中围守之。其挟舟走行阙告丞相御史者,盖千数百人而未止。

  又明日,回泊通波亭,乘间欲以舟去,百姓又相与拥之不置,溪流亦复堰断不可通。乡士大夫惧蚁蝼之微不足以回天听,委曲谕之,且却且行。久乃曰:“愿公徐行,天子且有诏矣。”公首肯之。道稍开,公疾驰径去。后来者咎其徒之不合舍去,责诮怒骂,不啻仇敌。

  呜呼!大官,所尊也;民,所信也。所尊之劾如彼,而所信之情如此,吾亦不知公之政何如也,将从智者而问之。

送韩子师侍郎序鉴赏

这篇序文可分为三大段:第一段序韩子师走之由,只用了一小自然段;第二段却用了四个自然段来写韩走时的情景;第三段仍然只用了一小自然段,是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尽管格式上非常合乎序文的体裁,...查看全部

送韩子师侍郎序译文及注释

  东汉时班超久在西域,上疏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活着进入玉门关。于是皇帝诏令班超回国,而以戊己校尉任尚代替他的职务。任尚对班超说:“您在西域已经三十多年了,如今我将接任您的职务,责...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于易水送人一绝芙蓉楼送辛渐挽刘道一(半壁东南三楚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题西太一宫壁(柳叶鸣蜩绿暗)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征马去翩翩)采桑子(中庭雨过春将尽)艾如张(锦襜榆)

推荐诗句: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推荐游戏: 【白兔捣药成】的下一句是什么【浅画云垂帔】的下一句是什么【猰 磨牙竞人肉】的下一句是什么【蚕饥妾欲去】的下一句是什么【乱点碎红山杏发】的下一句是什么【南极老人应寿昌】的上一句是什么【区区酬怨憎】的上一句是什么【甚矣其愚蒙】的上一句是什么【不思祸所从】的上一句是什么【森木乱鸣蝉】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版版六十四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