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赏析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作者:沈佺期 朝代:唐朝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译文及注释

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查看全部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译文

前废帝,名元恭,字修业,是广陵惠王元羽的儿子,母亲是王氏。年幼时端庄谨慎,有志向气度。长大后喜爱学习,侍奉祖母、嫡母以孝顺闻名。正始年问,继承爵位。延昌年间,被任命为通直散骑常侍。...查看全部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创作背景

此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又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疑为副题。乔补阙为乔知之,万岁通天(武则天年号,696—697)年间任右补阙,此诗当作于此时。...查看全部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鉴赏一

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此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诗人以委婉缠绵...查看全部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鉴赏二

全诗从多侧面塑造出一位空阁独居的少妇形象.诗一上来就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写"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以玳瑁装饰的画梁上双栖海燕的亲昵自得来反衬深居郁金堂...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送梓州李使君重赠乐天绝句(生当作人杰)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洞仙歌(江南腊尽)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推荐游戏: 【其始与终古不息】的下一句是什么【袖长管催欲轻举】的下一句是什么【木秀遭风折】的下一句是什么【污沟贮浊水】的下一句是什么【可怜身上衣正单】的下一句是什么【志气横嵩丘】的上一句是什么【屡贻褊促诮】的上一句是什么【闻道龙标过五溪】的上一句是什么【无杯不共持】的上一句是什么【通宵靡不为】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之若命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常履顺  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