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赏析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作者:方岳 朝代:宋朝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译文及注释

平山堂上伫立远望,秋雨过后,江岸的山色在晴空映衬下分外青碧。一个人辗转大江南北,有多少忧愁思绪,都付之一醉,暂且忘却吧。乘坐小船沿芦苇岸边千里漂泊,张翰那种思念菰菜莼羹就辞官归...查看全部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部分译文

邢峦,字洪宾,河间莫阝人。五世祖邢嘏,石勒频频征其为官,不去。邢嘏没有子嗣,邢峦高祖邢盖,从旁宗入门为其后人。邢盖孙子颖,字宗敏,以才学知名。世祖时,与范阳卢玄、渤海高允等一起被朝...查看全部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创作背景

这首词意境丰满。词人通过对山色,身世的描写,融抒情、议论为一体,含义深广,具有一种淡淡的感伤色彩。扬州西北的平山堂,是欧阳修在这里任知州时建造的。登堂遥眺,江南金、焦、北固诸山尽在...查看全部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赏析

“江南江北愁思”两句,意思是说平生行遍江南江北,积累起来的许多愁思,都付之一醉,暂时忘却吧。借酒消愁本来是人之常情,尤以文人为甚。但作者哪里来这么多“愁思”,它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查看全部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鉴赏

方岳,安徽祁门人。生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绍定5年(1232)登进士第,做过吏部侍郎和饶、抚、袁三州知州等官。从这首词中看,他是有收复中原之志的。全词表现了一种壮志未酬的...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子夜四时歌对酒后宫词狂夫汉江临眺行香子(天与秋光)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颂(春有百花秋有月)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襁褓中)

推荐诗句: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推荐游戏: 【 长门一步地】的下一句是什么【其始与终古不息】的下一句是什么【簪缨怪我情何薄】的下一句是什么【暮年逋客恨】的下一句是什么【上有红尘扑】的下一句是什么【月明如素愁不眠】的上一句是什么【行行未能已】的上一句是什么【送我至剡溪】的上一句是什么【狂客归舟逸兴多】的上一句是什么【清辉满江城】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鳌鸣鳖应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秉公无私  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