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这首词又名《快哉亭作》,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此词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彩犹新。“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查看全部
词句注释 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查看全部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2年)六月作者贬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王案:“癸亥六月,张梦得营新居于江上,筑亭,公榜曰快哉亭,作《水调歌头》。”...查看全部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贬居黄州时,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上片前四句以实笔写景,目光由远及近,然后转入对平山堂的回忆,后五句写平山堂。...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鹿柴、早朝、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好了歌注(陋室空堂)、水龙吟(燕云十八飞骑)、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推荐诗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推荐游戏: 【邂逅尘中遇】的下一句是什么、【半朽临风树】的下一句是什么、【谁能更学孩童戏】的下一句是什么、【知章骑马似乘船】的下一句是什么、【不分桃花红似锦】的下一句是什么、 【泓下亦龙吟】的上一句是什么、【穷鱼饵奔鲸】的上一句是什么、【谁识此老翁】的上一句是什么、【回车叱牛牵向北】的上一句是什么、【夜吸沆瀣精】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