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农臣怨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农臣怨 赏析

农臣怨

作者:元结 朝代:唐朝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农臣怨注释

农臣:农民。古时平民对君主亦自称臣。《诗·小雅·北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干(gān):干谒。有所企图或有所要求而求见(显达之人)。人主:皇帝,君主。 “不识”二句:不知道天意是什么,光是埋怨风雨不调顺是没有用的。徒然:白白的。...查看全部

农臣怨赏析

本诗为作者《系乐府》十二首中第九首。其总序云:“天宝辛未中,元子将前世尝可叹者,为诗十二篇,为引其义以名之,总命曰《系乐府》。古人咏歌不尽其情声者,化金石以尽之。其欢怨甚邪戏尽欢怨之声者,可以上感于上,下化之下,故元子系之”。本诗假托写一前世可叹之事,以古谕今。诗歌前六句写朝廷失政,导致天怒人怨,上天为警示人间,狂风暴雨以及各种自然灾异屡屡出现,而“人主”却深居宫中无从得知。农臣满腔怨气,想要“干人主”以申诉,“将论”、“欲说”点明农臣之怨的具体内容及怨之多。“巡回”四句,写农臣无法“干人主”而在宫门外徘徊,因无法向“人主”吐诉自己的怨气而痛哭于都市,“泪尽”无奈而归乡里,深刻揭露了当时朝廷言路壅塞,下情不能上达的弊端。最后二句,希望诗能够被采诗者采得,传知“人主”,以补时政之缺,达到“感于上”“化于下”的目的。...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别韦参军怨诗行香子(天与秋光)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行香子(携手江村)醉翁操(琅然,清圆)寄龚实之正言(台省诸公岁岁新)虞美人

推荐诗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莫莫高山深谷逶迤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推荐游戏: 【醉舞纷绮席】的下一句是什么【若非群玉山头见】的下一句是什么【鬼谷上窈窕】的下一句是什么【[2] 至今村女面】的下一句是什么【开元一枝柳】的下一句是什么【对此可以酣高楼】的上一句是什么【为君谈笑静胡沙】的上一句是什么【玉楼宴罢醉和春】的上一句是什么【京畿尽放今年税】的上一句是什么【正值儿童弄钓舟】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日见鬼  大白天看见鬼。指工部四曹无事可做,非常清闲。后泛指事情离奇古怪或无中生有。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澜老成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足不僵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