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农臣怨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农臣怨 赏析

农臣怨

作者:元结 朝代:唐朝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农臣怨注释

农臣:农民。古时平民对君主亦自称臣。《诗·小雅·北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干(gān):干谒。有所企图或有所要求而求见(显达之人)。人主:皇帝,君主。 “不识”二句:不知道天意是什么,光是埋怨风雨不调顺是没有用的。徒然:白白的。...查看全部

农臣怨赏析

本诗为作者《系乐府》十二首中第九首。其总序云:“天宝辛未中,元子将前世尝可叹者,为诗十二篇,为引其义以名之,总命曰《系乐府》。古人咏歌不尽其情声者,化金石以尽之。其欢怨甚邪戏尽欢怨之声者,可以上感于上,下化之下,故元子系之”。本诗假托写一前世可叹之事,以古谕今。诗歌前六句写朝廷失政,导致天怒人怨,上天为警示人间,狂风暴雨以及各种自然灾异屡屡出现,而“人主”却深居宫中无从得知。农臣满腔怨气,想要“干人主”以申诉,“将论”、“欲说”点明农臣之怨的具体内容及怨之多。“巡回”四句,写农臣无法“干人主”而在宫门外徘徊,因无法向“人主”吐诉自己的怨气而痛哭于都市,“泪尽”无奈而归乡里,深刻揭露了当时朝廷言路壅塞,下情不能上达的弊端。最后二句,希望诗能够被采诗者采得,传知“人主”,以补时政之缺,达到“感于上”“化于下”的目的。...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观游鱼落花清平乐(别来春半)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早朝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别云间(三年羁旅客)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推荐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推荐游戏: 【箭空在】的下一句是什么【君王弃北海】的下一句是什么【巴陵无限酒】的下一句是什么【暂伴月将影】的下一句是什么【[2] 遥认微微入朝火】的下一句是什么【忠臣死为刖足鬼】的上一句是什么【余亦辞家西入秦】的上一句是什么【千春伤我情】的上一句是什么【吹人舞袖回】的上一句是什么【五马莫留连】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赞一词  一句话也不说。
  •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巴山度岭  指爬山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