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衣服上的纽扣掉了,我想钉上,可我不会。妈妈工作很忙,我想学习钉纽扣,恰好今天张老师教我们钉纽扣。
老师先拿了一根线,舔了一下线头用手捻线头,穿进针眼,把线拉得一样长,用手在线尾上绕了一圈,搓了一下,结就打好了。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把一条线搓尖,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对着针眼穿线,可是线就像调皮的娃娃一样,和我捉迷藏。怎么也没有穿进。我很着急,可是越急越瞄不准,算了,请老师帮忙吧。但我想起“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又暗暗地对自己说:“我不能着急。”我又试了一次。这次终于穿进去了,我高兴地说:“耶,终于穿好了!”
接下来开始缝纽扣了,先把纽扣放在布上,用大拇指压住,再把针从下面穿上来,反复几次缝成了一个“一”字形的样子,然后在布的下面,把针压在那儿,用线在针上绕几圈,再把针拨出来,纽扣就钉好了。
望着歪歪扭扭的纽扣,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就放弃,因为在哪里跌倒了就应该在哪里爬起!
相关作文:
找针、
看春天、
幸福的三种颜色、
春天来了、
致马老师一封信、
洗衣机、
西瓜作文100字、
好吃的刨冰、
愉快的北京之旅、
记演讲比赛
标签:纽扣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