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答案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六年级作文的作文大全 > 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答案

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答案

观察

一天,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道题: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盛有10克、20克、30克水。把某种浓度的盐水10克倒入甲管中,混合后取10克倒入乙管中,再混合后从乙管中取出10克倒入丙管中。现在丙管中的盐水浓度为0.5%。最早倒入甲管中的盐水浓度是多少?

我看到这里头都大了,条件那么多,数据虽多已知有关量却少,三根试管倒来倒去,当是小孩子玩过家家呀?对了,我脑中灵光一闪,我就来玩个过家家!

实践与分析

我拿出一只勺子和四只杯子,假设一勺水就是10克。第一个杯子写上甲,放一勺水,第二个杯子写上乙,放两勺水,第三个杯子写上丙,放三勺水。好了,题中的第一个已知的条件我已经展示出来了。甲、乙、丙三杯水都是清水。我取了一些白糖放入第四个杯中,加了一些水,搅拌融化。第二个条件:某种浓度的糖水也准备好了,但是第四杯水的含糖率是多少呢?等着我去揭开谜底。

我小心翼翼地舀出一勺糖水,倒入甲杯中,现在甲杯中的清水已被倒入的糖水混合,但浓度显然比第四杯水低,现在已知甲杯中有20克糖水。我又从甲杯中舀出一勺糖水倒入乙杯中,乙杯中糖水的浓度低于甲杯。不过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还是求不出个所以然。我再从乙杯中舀出一勺糖水倒入丙杯中,看着糖水倾泻而下,思路也倾泻到我的脑海中。

解答

这题正推是推不出结果来的,但可以采用倒推的方法,正如循着水流经的地方寻找源头。用丙杯中原有的30克水加上倒入的10克糖水除以已知的含糖率0.5%,便可以算出丙杯中的糖:(30 10)0.5%=0.2(克)。含糖率不会变,从乙杯中舀出的10克糖水的含糖率就是乙杯的含糖率。乙杯的含糖率就是0.210=2%。乙杯中的糖就等于(20 10)2%=0.6(克)。同理,可求出甲杯中的含糖率:0.610=6%,甲杯中的糖轻松求出:(10 10)6%=1.2(克)。第四杯糖水的浓度呼之欲出:1.210=12%。(30 10)0.5%=0.2(克)

第四杯糖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端起杯子一饮而尽。这甘冽的糖水不仅仅是味道甜,还带着我解答出难题之后,成功的喜悦之甜。

启示

解答数学题好比一次未知的远足,困难就像一堵墙,拦住了我们的去路。这时,我们要寻找另一条出路,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正如上题所示,可以采用倒推法,打开思路,抓住含糖率不变的原则,绕过恼人的“墙”,勇往直前。

相关作文: 云的故事今天真冷呀圣诞节200字外婆的眼睛真厉害放鞭炮诗意的秋天描写雪花今天我擦黑板最开心的事对不起陌生人

标签: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答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不尴不尬  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 不折不扣  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 不知纪极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