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云游的和尚晚上到了半山腰,见一小屋内放光,暗喜有缘遇到有功夫之人,于是推门而入,见一老叟盘坐于炕上,打过招呼便问:“施主练的是什么功?”老叟答日:“菩萨咒。”和尚更为高兴,自思自己出家40年,尚末听过有菩萨咒,忙向老叟请教。老叟说:“我练此咒60余年,尚未传授过一人。就是6个字:唵、嘛、呢、叭、咪、牛。老叟把‘哞’错念成‘牛’。和尚一听笑了,告以此咒非菩萨咒,乃六字大明神咒,并指出最后一个字不念‘牛’,应念‘哞’(hong)。和尚走后,老叟按更正的去念,总是绕口念不好。
三个月后,和尚又来到这个小屋,心想老叟把‘牛’改成念‘哞’后,功夫当更高了,不料屋内一点光也没有,进门一看,老叟正念大明神咒,最后‘哞’总念不好。和尚满腹疑团,为何老叟念‘牛’有光,念‘哞’反而无光。回庙后求教方丈,方丈说:“你出家40年,为何不懂此理?念咒是把心定位,心定后身体的三味真火出来,便有光了。老叟按他的念法念了60年,念得一心不乱,三味真火出来了。你让他一改,心乱了,三味真火便出不来了。”
相关作文:
袖珍姑娘、
趣味童谣(1)、
1+1=几、
愉快的夏日、
能干的我、
童年趣事100字、
天上的小精灵、
长不出来的牙齿、
快乐的大课间活动、
春风是什么着色
标签:哲理故事启示和尚正误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室屋漏 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室。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代过客 指时间永远流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