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遇见繁体字

位置:查成语 > 作文大全> 初二作文的作文大全 > 遇见繁体字

遇见繁体字

记得去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班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世界文化遗产”——振成楼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此行的目的是摘抄土楼楹联。

我们来到了振成楼大门前,只见大门楹联“振綱立紀,成德達材”,遒劲有力地镌刻在门石上。老师指着这个“達”字问:“同学们,谁来说一说这个字读作什么?”

话音刚落,我便不假思索地大声说:“老师,这个字我们刚学过,是‘黑旋风’李逵的‘逵’”。

“呵呵!这个字外形是与‘逵’相似,但不读‘逵’。”老师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空中书写着,“它读作‘达’字,是‘达’的繁体字,跟现在的简体字有着很大的差别。同学们,记住了吗?”

同学们都纷纷点头。我却心有不甘,为了掩饰自己的囧态,便搔搔后脑勺追问道:“噢,怪不得!原来是繁体字。老师,哪它咋就与我们今天所学所写的字相差这么远呢?”

老师耐心地解释说:“此楼建于百年前,那时使用的就是繁体字。新中国成立后,简化了汉字,逐渐变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简体汉字。但繁体字它仍还在港、澳、台地区继续使用。……好了,我们接着到楼内去摘抄,里面我们还会遇见更多的繁体字。同学们,可要有心理准备哦。”

进入楼内,又见中门石柱上龙飞凤舞般镌刻着“幹國家事,讀聖賢書”,看着楹联上的字,我们满脸疑惑。有了之前的“糗”事,这回谁都不敢再胡乱猜测,静候着老师的解说。只听老师在一旁连比带划地说:“这幅对联是民国黎元洪大总统所书,他引用了明朝海瑞所说的名言‘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站在大厅中央,只见石柱上、墙壁上满满都是楹联,遭遇到了更多的繁体字,我们看得一头雾水!在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下,我们逐字逐句把土楼楹联上的繁体字转换成了简体字……不知不觉中,忙碌了一个下午才把楼内的所有楹联都摘抄好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结束了,我们深情地告别了“土楼王子”——振成楼,踏着夕阳唱着歌儿满载而归。

这次语文实践活动开展得多么有意思啊!通过这次土楼楹联的摘抄活动,我们不仅学习和掌握了土楼楹联知识,而且遭遇并认识了楹联中的繁体字,增长了见识。

这真是一次美好的遇见,我喜爱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相关作文: 日记(五篇)看晚会玩沙子乡间见闻照片里的故事不要浪费粮食爬紫金山意想不到的事吃火锅学滑板的经历

标签:遇见繁体字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敖不可长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眼相看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多力分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公无私  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