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淝:淝水,在今安徽省寿县境内。⑵限:界。这句说,千里长江,雪浪翻滚,风起云涌,一望无际,但南北界限分明。⑶逾:越。⑷人谋:指大臣的谋略。⑸索虏:南北朝时,南朝骂北朝人为索虏。吞噬:吞食。这几句说,长江的天险难以越过,而大臣的谋略又能制止强敌,北方的秦王苻坚难道能够倂吞东晋吗?⑹阿坚:即秦王苻坚。南牧:侵占南方的土地。⑺倏忽:极快的意思。⑻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采取了积极抗敌的战略措施。⑼颐:面颊。颐指:形容指挥进退皆如人意。⑽八千戈甲:指晋军前锋都督谢玄等将领带精兵八千,争渡淝水,击杀秦兵。⑾蛇豕:大猪和长蛇,比喻贪暴残害者,《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大)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注:”言吴贪害如蛇豕。“⑿弭:弓末梢,用骨头做的,用来助驾车者解开辔结。鞭弭:指驾车前进。周旋:辗转相从,这里是交战的意思。晋公子重耳答楚成王时,说过:“左执鞭弭“和”以与君周旋“的话。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⒀麾动:这里指战旗招展。⒁北军:秦兵。这句说,坐谈之间,北方秦国苻坚的军队顺风倒下,很快被打败。⒂鸣鹤:即风声鹤唳。秦国军队大败后逃跑,看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东晋的士兵,路上听到风声和鹤叫的声音也以为是晋兵追来。见《晋书·谢安传》。⒃王师:东晋的军队。⒄晋祚:东晋的皇位。⒅烝民:众多的百姓。⒆周雅:指周宣王命大臣征西戎、伐猃狁(音险允,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使周室中兴。这句说,周宣王使周室中兴的美事,并不是专有的,东晋谢安等以弱势战胜强秦,使晋朝转危为安,也是值得赞美的。
推荐古诗:
重忆、
建昌江、
浪淘沙(随波逐浪到天涯)、
除夜作、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瑶池、
西山寻辛谔、
咏风、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推荐诗句: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土重迁 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 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
- 案无留牍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丁抽楔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持不定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闭口不言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