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豆腐传说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刘安豆腐传说

刘安豆腐传说

查看刘安全诗

  刘安为人好道,欲求长生不老之术,因此不惜重金,广泛招请江湖方术之士炼丹修身。一天有八公登门求见,门吏见是八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轻视他们不会什么长生不老之术,不予通报。八公见此哈哈大笑,遂变化成八个角髻青丝,面如桃花的少年。门吏一见大惊,急忙禀告淮南王。刘安一听,顾不上穿鞋,赤脚相迎。八位又变回老者。恭请入内上坐后,刘安拜问他们姓名。原来是文五常、武七德、枝百英、寿千龄、叶万椿、鸣九皋、修三田、岑一峰八人。八公一一介绍了自己的本领:画地为河、撮土成山、摆布蛟龙、驱使鬼神、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等。刘安看罢大喜,立刻拜八公为师,一同在都城北门外的山中苦心修炼长生不老仙丹。

  当时淮南一带盛产优质大豆,这里的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上珍珠泉水磨出的豆浆作为饮料的习惯,刘安入乡随俗,每天早晨也总爱喝上一碗。一天,刘安端着一碗豆浆,在炉旁看炼丹出神,竟忘了手中端着的豆浆碗,手一撒,豆浆泼到了炉旁供炼丹的一小块石膏上。不多时,那块石膏不见了,液体的豆浆却变成了一摊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八公中的修三田大胆地尝了尝,觉得很是美味可口。可惜太少了,能不能再造出一些让大家来尝尝呢,刘安就让人把他没喝完的豆浆连锅一起端来,把石膏碾碎搅拌到豆浆里,一时,又结出了一锅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刘安连呼“离奇、离奇”。这就是八公山豆腐初名“黎祁”,盖“离奇”的谐音。

  后来,仙丹炼成,刘安依八公所言,登山大祭,埋金地中,白日升天,有的鸡犬舔食了炼丹炉中剩余的丹药,也都跟着升天而去,流传下来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也留下了恩惠后人的八公山豆腐。

推荐古诗: 客中行(不知何处是他乡)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柘枝词念昔游雪晴晚望为有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声声慢(寻寻觅觅)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

推荐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年偕老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不得其所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