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去世后,曾参聚徒讲学,有不少弟子,相传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创始人。曾参在孔门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不入“孔门十哲”之列,直到颜渊配享孔子后才升为“十哲”之一。唐玄宗时追封为“ 伯”。中唐以后,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曾参的地位也随之步步高升。北宋徽宗时加封为“武城侯”,南宋度宗时加封为“ 国公”,元至顺元年加封为“宗圣公”,到明世宗时改称为“宗圣”,地位仅次于“复圣”颜渊。
推荐古诗:
从军行(从军玉门道)、
早雁、
蝉、
忆梅、
溪居、
声声慢(寻寻觅觅)、
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挽刘道一(半壁东南三楚雄)
推荐诗句: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忍无亲 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矮人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跋山涉水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