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嵊州,有一条古老的江叫剡溪。相传,李白在唐开元12年出蜀远游,两年后便从广陵到剡中,在开元14年写了《别储邕之剡中》,诗云:“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后来,他又第二次和第三次入剡中而游。李白漫游各地,也总以剡中风光作比,上画的是李白游剡溪时的美丽情景。
推荐古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云居寺孤桐、
念昔游、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送朱大入秦、
山中、
遣悲怀三首、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颂(春有百花秋有月)
推荐诗句: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丁抽楔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 百年之后 死的讳称。
- 百无一失 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不讳之门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