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卦和“否”卦构成了相对应的一个组卦;泰是通顺,好, 否是闭塞,不好,二者相反相成。先讲好的一面,再讲不好的一面,说明好、坏可以相互转化,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好到极点 可以变坏,坏到极点可以变好。由此,辩证的观点就全面地表达 出来了。
不好的症结在于阻隔,在于相互对立。明白好、坏相互转化的道理,意在使人增强忧患意识,处世做人要时时小心谨慎,瞻前而顾后,居安而思危,然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了阻隔,产生了对立,就要想办法疏通、消解,把不利变为有利,把坏事变成好事。
强烈的忧患意识,大概是中华民族积淀已久的心态结构。翻检一下我们的俗语、成语中累积起来的这方面的智慧(如“晴带雨伞,饱带饥粮”,如 未雨绸缪”等等), 就可以发现我们的祖先正是时刻怀揣着这种忧患意识从远古走来;我们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也正在于在不断变幻的宇宙天地人间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内在的智慧来对付各种不利的挑战。
推荐古诗:
冬至夜、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梧桐影(明月斜)、
古别离、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红杏飘香)、
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
西江月(军叫工农革命)、
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矮人看戏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空归 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拔之志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