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对事采取中间态度,似乎是一种最好的选择:过头或不及都失之偏颇。相比之下,不及比过头还要好些,所以才有“树大招风”、“高处不胜寒”这样的说法,以及枪打出头鸟这样的做法。中国人早已习惯了中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无论我们现在怎样指责,这个现买,这种内在心理结构,一时难以改变。
退后一步想,撇开中庸是好是坏的争执,折中的确是处理矛盾冲突的一种现实的手段。远的不说,就说近几年世界两大阵营冷战状态的结束,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和解,中国用“一国两制”的政策解决港、澳、台问题,都是突出的事例。其实,西方明智的人士远比一些国人更钟情于中庸思想,更懂得运用它的奥妙。这至少表明,走中间道路,取中间态度,是现实的,聪明的, 也是有生命力的。
推荐古诗:
江南逢李龟年、
赠钱征君少阳、
忆江上吴处士、
在狱咏蝉并序、
积雨辋川庄作、
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
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浣溪沙(旧向长堤缆画桡)、
红豆词(南国秋深可奈何)、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推荐诗句: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弊绝风清 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炳烛夜游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