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再,再而三地写战争,除了证明这一“王者之事”的重要外,也说明远古战争的频繁,几乎就像家常便饭,只要,心血来潮,就可以大动干戈,不顾百姓奴隶的死活,不管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劫难。
战争的动因和目的,在那时不外乎攻城掠地,抢劫财物,抓获俘虏作奴隶和献祭的牺牲品,或者是镇压统治集团内部的异己势力。这种带有原始暴力色彩的战争,很难说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全是“肉食者谋之”的事情,给平民百姓带来的结果除了灾难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可是,后来的所谓“史家”总要为某某君王讨伐某人的战争找出种种赞美的理由,竭力夸大某些并非真实的因素。“成者为王, 败者为寇”,几乎成了中国传统史家的心理定势。这个逻辑的实质,便是对强权、暴力和专制的顶礼膜拜,为战争贩子带上胜利的花冠。
今天来思考战争,应当完完全全跳出这种巢臼,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从社会经济稳定繁荣的全方位角度来提出问题,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推荐古诗:
冬至夜、
不第后赋菊、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题李凝幽居、
日日、
咏鹅、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浣溪沙(旧向长堤缆画桡)、
留春令(采莲舟上)
推荐诗句: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发青衫 青衫:无功名者的服饰。谓年老而功名未就。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不可救药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