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战争来说明改变、变更的道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一方面,战争为国之大事,用来作例证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战争中充满各种变化多端的因素,没有灵活机敏的头脑,难以适应,固此本身就是对变化多端的最好说明。
变的道理可以推广到宇宙人间的万事万物。宇宙人间万事万物的存在即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绝对没有静止不变的东西。 因而,以不变应万变,在某种意义上便是消极闭塞的表现。天在变,道在变,人也应当变。最能变者,就最能生存。中国古代的智慧对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等等,就是讲的以变对变,灵活机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推荐古诗:
(五言古诗)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夜雪(已讶衾枕冷)、
题兴化寺园亭、
寻天台山、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江上渔者、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
满江红·怒发冲冠
推荐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按兵束甲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般奉承 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