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推荐古诗: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送杜十四之江南、
塞下曲、
木兰柴、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余生欲老南海村)、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推荐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多力分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筚门闺窦 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不得而知 没有办法知道。
- 不悱不发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