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皇帝都特别看重农业。新旧《唐书》及《贞观政要》中均记载了唐太宗非常关心农业的事迹。唐太宗每年都要参加春耕的大典,而且还常常亲耕于籍田,常去籍田中查看年景,决不因其他政事而耽误农时。中国古代有一句农谚说:“春雨贵如油”;因此,唐太宗看到这场“梅雨”有利于农作物的收成时,非常高兴的写了这首诗。
此诗前六句均写景物,用词生动且令人感觉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联为抒发个人的情感。此诗还有一个艺术特点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但却通篇不用一个“喜”字。
这两诗除了尾联外,其余的联句都采用对仗的方式来写,不仅对仗工整,且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描写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句体现出来。笔者认为,古代名家写诗的技巧和方法,有时很难用几句话把它都讲明了,但往往我们在仔细赏读过后,常能意会出其中的神韵,并且有如饮甘泉的感觉。
推荐古诗:
寄韩潮州愈、
送杜十四之江南、
洞仙歌(冰肌玉骨)、
七律(记得当年草上飞)、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出都(重入修门甫岁馀)、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
推荐诗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百了千当 比喻妥贴,有着落。
- 百伶百俐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忮不求 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