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大匡解翻译

大匡解翻译

查看大匡解全诗

  十一年,武王在管城。管叔鲜和蔡叔度自愿作殷人的监国。东方诸侯也都受到武王的赏赐。武王还接见他们,让他们各自陈述政事。武王训导管叔、蔡叔要用大匡、顺九则、口八宅、口六位。武王说:  

  宽缓廉洁,恭敬有礼,早晚都显得威严。倡导质朴而不主过分,过分朴实则不显明;昭明质朴于口,思慕口口憎恶口口。倡导忠诚而不私交,私交则奸邪不正;端正忠诚于物欲,思慕聪慧憎恶伪诈。倡导伸展而不展尽,展尽就不能回屈;回屈伸展得恰当,思慕回复憎恶过僭。倡导推让而不背离,背离众人必蔽塞道德;道德推让在于礼敬,思慕贤才憎恶争斗。倡导直立而不忿恚,忿恚则不正直;正直立身于众人,思慕正直憎恶勾结。倡导节制而不限制,限制则远离节度;节度只达于节制,思慕节制憎恶毁伤。倡导清静而不穷居,穷居则非本意;心意活动于行为,思慕清静憎恶急躁。倡导清洁丽不造作,造作则不干净;干净清洁于财利,思慕合宜憎恶贪心。倡导坚固而不疾速,疾速则不贞定,贞定坚固于行事,思慕任事憎恶虚华。

  昭明了九则,九丑自会得以纠正。正丑就叫做智,违背九则就必死于勇力。死勇如果威害国君,使国君不能登上明堂。明堂,是用以明道的地方。明道只有效法,知效法才是正人,人必重视老人,重老人是国家之宝。啊呀!从前先父文王,谨谨慎慎,唯

  此为敬。你们要早晚恭敬,与人无争,做到公允做到谦让,不远离正人,不接近小人。你们不做到这些,必有害贤士。贤士就是都邑中人士的孝悌子孙。 

  不任用官吏则无首领,为官教戒必敬上。居官、为民、在朝、在野、居家、为宾、居祭、居丧,叫八宅。安抚协调新旧、内外、贵贱,叫六位。

  大官备威武,小官从其上。大安用和法,分封摄持于畿外;中安于均法,赏劳旧臣礼遇新臣;小安用恩惠,施舍以安定民众。禁其所请不使有怨,顺其生理昭明刑杀。牢记而不畏惧,使顺九则。

  使全国上下产生恭敬,全国都会和顺。要和顺只有恭敬,要恭敬只有谦让,要谦让只有知礼。君王如果做不到,就难有长久之福。 

推荐古诗: 登观音台望城除夜作山居秋暝点绛唇(红杏飘香)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七律(九嶷山上白云飞)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推荐诗句: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 不可企及  企:希望;及:达到。没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 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