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再次强调“人性本善”,并以山举例说明,任何一座山都能长草木,但为什么很多山是光秃秃的呢?那是人们砍伐的结果!弗洛伊德的“压抑”论就是阐述这个问题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善心,但为什么很多人变成坏人了呢?那是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的束缚、社会行为规范的束缚所造成的!是父母的管教约束,是宗教对肉体快感的恫吓,是哲学对理智生活的推崇!如果,“苟得其养,无物不长”,那么被损害的人性就会得到恢复。但是如果长期反复糟蹋人的善良本性,“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那么人就会变成丧尽天良的恶魔禽兽。所以,培养人的善心,人们就会有善良的行为方式。人们丧失了善心,也就丧失了善良的行为方式。所以孟子特别引了孔子的一句话,善心,把握住就能存留,舍弃就会消亡;进出没有一定,也就是没有树立起善恶是非曲直观念,就不知道过去的了。而不知道过去的,就意味着没有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而没有过去的历史经验,也就会失去将来。
推荐古诗:
寄胡饼与杨万州、
登九峰楼寄张祜、
醉后赠张九旭、
宫辞、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寄荆州张丞相、
山居秋暝、
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忆秦娥(西风烈)
推荐诗句: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百折不摧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 百世之师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 百计千谋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同“千方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