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九节读解

第九节读解

查看第九节全诗

  大臣对于国君,可以采取哪些行为方式呢?劝谏,劝谏不听,则易主,或离去,这些都是大臣——卿可以选择的行为方式。这也就表明了卿的种类以及他们的职责、权力和应有的原则,也体现了孟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也体现了孟子那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

  本章是全篇最后一章,从评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等人的行为方式开始,孟子分别论述了国君和臣民们对国家统治的行为方式,其重心还是立足在“爱民”上,在人人平等上,在以拯救天下民众为己任上,在依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上,因为只有这样,所行为的行为方式才能是最佳行为方式。如果是为了一己之私,是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的,因此也是最终达不到目的的。

推荐古诗: 送杨山人归嵩山夜坐吟玉台观赠卫八处士南陵道中浑河中长相思(云一緺)南涧中题渔翁送杜十四之江南

推荐诗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安稳稳  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鳌鸣鳖应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拜将封侯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毫发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