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对于国君,可以采取哪些行为方式呢?劝谏,劝谏不听,则易主,或离去,这些都是大臣——卿可以选择的行为方式。这也就表明了卿的种类以及他们的职责、权力和应有的原则,也体现了孟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也体现了孟子那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
本章是全篇最后一章,从评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等人的行为方式开始,孟子分别论述了国君和臣民们对国家统治的行为方式,其重心还是立足在“爱民”上,在人人平等上,在以拯救天下民众为己任上,在依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上,因为只有这样,所行为的行为方式才能是最佳行为方式。如果是为了一己之私,是选择不到最佳行为方式的,因此也是最终达不到目的的。
推荐古诗:
哭宣城善酿纪叟、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杂诗、
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
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
七律(饮茶粤海未能忘)、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推荐诗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茅连茹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百般刁难 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 阪上走丸 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