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鉴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查看全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及注释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满江红·怒发冲冠、
即事(复楚情何极)、
行香子(清夜无尘)、
独学(师友凋零身白首)、
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
推荐诗句: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