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七引《明皇杂录》,说张九龄在相,有謇谔匪躬之诚。明皇怠于政事,李林甫阴中伤之。方秋,明皇令高力士持白羽扇赐焉。九龄作《归燕诗》贻林甫。从上面所记本事推知,这首诗应写于张九龄被罢相的前夕。作者是唐玄宗开元(713-741)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
推荐古诗:
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惜牡丹花、
杨柳枝(六幺水调家家唱)、
成都府、
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咏风、
除夜宿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
春日词(春云阴阴雪欲落)、
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
推荐诗句: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本性难移 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 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