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七引《明皇杂录》,说张九龄在相,有謇谔匪躬之诚。明皇怠于政事,李林甫阴中伤之。方秋,明皇令高力士持白羽扇赐焉。九龄作《归燕诗》贻林甫。从上面所记本事推知,这首诗应写于张九龄被罢相的前夕。作者是唐玄宗开元(713-741)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
推荐古诗:
读庄子、
李都尉古剑、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
出守桐庐道中、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推荐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昧之事 指见不得人的丑事。
- 傲世轻物 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傲雪欺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不差毫发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