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旧唐书》本传,此诗乃隋大业(隋炀帝年号,公元605—618年)中作。此诗分前后两段,每段八句。九、十两句是前后段的过渡。前段主要写淮阳秋景,八句情景相间,前四句因自然景象而兴感,后四句则因社会现实的残破荒凉而增悲,在重复中有递进。九十两句先用顶针格紧承上文,再以设问引出“怅然怀古意”,转入后段。后八句纯粹抒感,以“怀古”抒发伤时之慨,表乘时奋进之怀。
推荐古诗:
南征、
寄蜀客、
无题(八岁偷照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寄荆州张丞相、
鹿柴、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推荐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