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权势,不畏权势的人,这种人从外表上来看,不是显得很傲慢吗?确实如此,但这种傲慢不是小人似的傲慢,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之类的假傲慢。是我固守我的本性,我走我的道路的傲慢;也是不阿谀奉承、谗谄媚俗的傲慢。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也是一种傲慢。所以孟子强调,穷困时独自善养自身,发达时兼顾善养天下万民。这就是读书人坚持自己理想和立场的一种最佳行为方式。这种傲慢就称为“骨气”。
推荐古诗:
秦州杂诗(其七、
赠柳、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满江红(遥望中原)、
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
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律(外侮需人御)
推荐诗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