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暮春时节,河堤、池边、小径旁、庭院里,总可见翠柳低垂,风吹柳絮满天轻盈起舞,碧绿的柳条不断地轻扬起柳花,总是别有一番精致与情趣。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这柳花,韵味多多。
柳花俗称柳絮,又叫杨花。在春芳殆尽的晚春,柳絮似雪,无根无依,随风荡扬,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和感概,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此风俗形成于秦汉。著名于西安市东郊的灞水上的灞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里有“灞柳风雪”之称,已列入“关中八景”。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特别情境当中,总有折柳相送的场景细节。于是,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就少不了“歌咏折柳”的意义。
刘禹锡这组诗一反前人咏柳的格调,诗中写出了柳花的品格和精神。这是由于刘禹锡参与变法革新失败后,遭遇贬谪,他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把柳花写得那么高尚,那么多情。
推荐古诗:
忆秦娥(箫声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三川北虏乱如麻)、
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
古怨别、
登鹳雀楼、
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
推荐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造次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 不蔓不枝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