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赏析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赏析

查看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全诗

  从这首词的结尾“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人们会知道它是一首写思妇闺怨的艳词,从全词的内容看,也的确如此。而除了闺怨之外,这首词还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联想。

  这首词的开头三句,似乎是在写景。梅花似雪,随风飘飞,这景象是很美的。但是,如果读者把梅不仅仅当作景物,而是当作生命来看,这景象就是悲哀的了,“犹自多情”一句,更加重了浓厚的悲剧气氛。如果再进一步,把这自然生命的悲剧与人生的种种悲剧联系起来看,这三句就更具有了深广的意蕴,如叶嘉莹女士所说,“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无常之际的缱绻哀伤,这正是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了。

  这种联想,并不是捕风捉影,而是由作品的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而来:“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大自然中的花落飘零,与人生中的良辰易逝、生命无常,是如此的相似,人们执著地企图在彻夜笙歌、沉酣美酒中去追求去把握生命,可是转瞬之间,能把握的一切全都消失在虚空之中,正如同繁枝梅落,似雪随风一样。梅离枝头,尚且流连“多情”;人生中的好景不长、笙歌散去,又怎不让人感到可悲可叹、无可奈何!

  作者在这首词中的感慨,似乎是飘忽无端、不可确指的。但通过合理的联想,读者似乎又可以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痛苦和悲哀,想象“昨夜笙歌”这个词所凝聚的人生失落的悲凉,懂得“梅落繁枝”所代表的多情生命之陨落的意义。而这些,正体现了冯延巳词意蕴深广、“堂庑特大”的特点。

  冯延巳的词里,不乏艳情的描写。如“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鹊踏枝》)、“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燕脂脸”(《归自谣》)等等,与“花间”词并无明显的区别。但他也有些作品,既不同于温庭筠的“艳”,也不同于韦庄的“浅”,更绝少《花间集》中的色情味道。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些词的风格,那就是“雅”。

推荐古诗: 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忆江南(江南忆,其次忆吴宫)骄儿诗古薄命妾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桃源行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枉自温柔和顺)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推荐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睨一世  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昂头阔步  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备发或态度傲慢。参见“昂首阔步”。
  • 八斗之才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璧青蝇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