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所说的辨别舜与跖的问题,就是寻求根本的一种办法,就某个特定时刻来说,舜也许会发脾气,那么这时不熟悉他的人看见他发脾气,就会觉得这人坏。盗跖在某个时候也讲“仁、义、礼、智、信”,那么这时接受他的恩惠的人就会认为他是好人。问题是不是就能这样解决?当然不能!看人,辨别一个人要看他的长期行为,要通过其行为方式看其内在心理,是行善于天下人民大众,还是只谋求自己或自己这一伙人、一族人、一国人的利益。所以,只有行为方式才能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而只有通过了解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过程,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来对待他。
推荐古诗:
寻雍尊师隐居、
题诗后、
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
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
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寄别李德远(萧萧风雨临川驿)、
木兰花(三年流落巴山道)、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初报边烽照石头)、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
推荐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