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大巨赵广汉向以执法不遵权贵著械后来却被杀,这事与魏相有关;曾任颖川、东郡太守的林延寿,也是政绩卓著,后来也被诬陷身死,这又与萧望之有关。魏相、萧望之都是非常贤明的公卿大臣,怎么会忍心以个人的恩怨把二位有才能的贤臣里于死地呢?
杨恽也是一位为朝廷立过大功劳的大臣,他因为被免为庶人后,竟因给友人写信时说了儿句牢骚话,就被掌别狱的廷尉认为是大逆不道,判处以斩刑。这个廷尉又恰恰是于定国,历史上曾经称道于定国为廷尉、民间就没有冤案了,果真是如此吗?并不尽然,以宣帝时法制很严,而魏相、萧望之、于定国三人又是辅佐皇帝的得力大臣,也曾有过这类失误,实在是天大的遗憾。
推荐古诗:
结客少年场行、
劳劳亭、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赠花卿、
南陵道中、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秋夜独坐、
书事、
剔银灯、
忆秦娥(临高阁)
推荐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然挺立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兽率舞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不尴不尬 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