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各诸侯国的国君一旦失去了王位,这个国家马上就另立新君,没有把王位空在那里等人。唯独鲁昭公是例外,他被擅权的季孙意如驱逐后,先逃亡齐国,又到晋国,流亡了八年才死去。这八年间季孙意如在国内总揽大权,主持祭祀,并且每年都把参加祭祀的人的衣物交给乾侯。鲁昭公死后第二年,灵柩又回到了鲁国,然后他的弟弟公子宋才开始登上王位,这在别的国家没有的事。这大概是因为鲁国坚持了周朝的礼仪,即使国君不幸被驱逐了,他的国君的位置仍然存在,没人敢使之中断吧!后来鲁哀公也逃亡到了越国,但是《 左传》 记事到这时为止,此后鲁悼公究竞何时继承了哀公的王位,也就不知道了。
推荐古诗:
题齐安城楼、
宫妓、
清平乐(别来春半)、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老将行、
杂诗、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六年春遣怀八首(检得旧书三四纸)、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推荐诗句: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霜斗雪 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弊丛生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多力分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 背井离乡 离开家乡到外地。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