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写的《 石砮记》说:“《 尚书• 禹贡》 记载,荆州向王室进贡砺、砥(磨刀石)、砮(石制的箭铁)、丹(俗称朱砂)及箘、簵(两种善竹)、楛(可做箭杆的木),梁州贡砮、磐(用石或玉雕成的乐器)。到春秋时,猛禽鹰华飞集陈国宫廷被射死;就是枪矢(箭)射穿的,石馨长一尺八寸(咫为古火长度单位,周制八寸),有人向孔子请教。 孔子回答时不就近取荆州、梁州为例,而取远处的肃慎(古族名,居长白仙北,东滨大海,北互黑龙江中下游,从事狩猎。周初曾以‘楛矢石馨”来贡)来说明,那么,荆、梁二州不贡此物已很久了。唐人颜师古说:“楛木可做箭杆,现在幽(陕西省构邑县西)以北地方仍然都用它.’凭此话考证,用楛木做箭,到唐代仍旧这样,但是用石做箭傲,却从春秋以来没有人懂得了。”按《 晋书• 挹娄传》 (挹娄,古族名,源出肃慎,居长白功北、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记载:有石砮、楛矢,国内有座山出产的石头锋利得可刺入铁中;周武王时,挹娄族曾进贡矢、砮;魏元帝景元末年也来进贡。晋元帝中兴,又来贡石砮;后来,他们又与后赵王石虎往来,向他进贡石砮,这就是石虎用来向成汉王李寿夸耀的事情。《 唐书• 黑水靺鞨传》 (黑水靺鞨,古族名,来源于肃慎,北魏时称勿吉,隋唐称勒瀚,分布于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分七部,黑水(黑龙江)部居最北方〕 记载:他们的箭,装有石砮有二寸长。看来是在古代制作楛方法的流传,那么苏东坡所说春秋以来没有人懂得,恐怕是不加考证的过错.我家有一个石砮,正好二寸长,难道是黑水靺鞨部的产物吗?
推荐古诗:
无题153、
村居苦寒、
宿江边阁、
燕子来舟中作、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溪居、
遣悲怀三首、
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卜算子(风雨送春归)
推荐诗句: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拔丁抽楔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山涉水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