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江苏省扬州市)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事、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通判,旋又外调提点江南东路刑...查看全部
酝酿变法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查看全部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查看全部
从诗体说来,王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像《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亦不免失于过分雕琢。五绝和七绝尤负...查看全部
《宋史》评价 《宋史·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查看全部
说到苏东坡的政敌,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又是上下级关系,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王安石去世后,中书舍人...查看全部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 秦纪一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 [1]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应侯日以不怿。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王曰:“今武安君死,...查看全部
庆历二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签书淮南东路(治所在今江苏扬州)节度判官公事、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知县。舒州(今安徽安庆)通判、江南东路(在今江浙一带)刑狱。治平四年(106...查看全部
王安石出身于临江军(今江西樟树),生活在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而且他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弱”的局面有...查看全部
宋真宗天禧五年辛酉(1021) 一岁是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于临江军(今江西清江)。仁宗天圣八年庚午(1030) 十岁王益以殿中丞知韶州(今广东韶关),王安石随父至韶州。明道二年癸酉(...查看全部
皇祐三年(1051),任舒州通判,颇有政绩。宰相文彦博推荐他为群牧判官,先仕常州知州,后出任江东刑狱提典。嘉祐三年(1058)任度支判官时,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奢靡无...查看全部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延寿乡(今东乡县黎圩...查看全部
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清溪行(清溪清我心)、自题写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谒山、江雪、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个个诗家各筑坛)、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梅村(枳篱茅舍掩苍苔)、文章(文章本天成)
推荐诗句: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推荐游戏: 【谁使女萝枝】的下一句是什么、【湖南七郡凡几家】的下一句是什么、【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的下一句是什么、【天地一逆旅】的下一句是什么、【洗兵条支海上波】的下一句是什么、 【水深行人没】的上一句是什么、【金棺葬寒灰】的上一句是什么、【汉水东连扬子津】的上一句是什么、【起舞落日争光辉】的上一句是什么、【侧足履半月】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