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霎”两句,言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词人说:“当初我与苏妾就是在清明时节始识,转瞬间又到了一个新的清明节,而我却再也不能愉快地手捧鲜花回到苏州的西园旧居去与伊人相聚了。因为那里已是人去楼空,如果归去只能徒增烦忧罢了。”“西园”,在苏州,梦窗在苏州寓居所在地居所旁花园。在《梦窗词集》中,词人多次提到“西园”,如:《水龙吟·用见山韵饯别》“西园已负,林亭移酒,松泉荐茗”,《风入松·桂》“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莺啼序·荷和赵修全韵》“残蝉度曲,唱彻西园”,《浪淘沙·灯火雨中船》“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可见“西园”并非泛指。“嫩阴”两句,追忆西园景色。清明时节,西园四周茸茸绿树生机勃勃,正是游春的好去处,但景色虽美,伊人却去,所以词人只愿追忆,不愿回去而触景生情,引起烦恼。
“燕子”两句,将燕比人,是想象之词。言燕子尚能一年一度按时飞回老家,而那位离他而去的伊人,却像东流之水一去而不复返,所以剩给词人的惟有对往事的痛苦回忆。“征衫贮”三句,言词人整理身边的衣箱,里面只剩下一件她缝制的旧衣,所以面对着这柳絮飘舞的景色,词人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离别爱人的相思泪。苏妾虽弃他而去,而词人却情绵绵,思切切,时刻追忆,实是一位至性至情人也。结句与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结句“一帘风絮”情味同而风韵也同。
推荐古诗: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
白帝、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
蝴蝶(两个黄蝴蝶)、
生查子(长恨涉江遥)、
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
自嘲(少读诗书陋汉唐)、
代崔家送客(行盖柳烟下)
推荐诗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然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