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量才授官,选择人才的原则有四条:第一是身体标准,要求身体像貌丰满伟岸;第二是言谈标准,言语辞令雄辩公正;第三是书写,楷书法式道劲刚美;第四是判状,文辞条理优美通畅。凡通过吏部考试录取的称为“入等”,非常拙劣的称为“蓝缕”,未通过吏部考选而通过三篇文章的称为“宏辞”,通过判状三条的称为“拔萃”,选中的授予官职,既然靠书法作为艺业,因此唐代人没有不擅长楷书法式的;既然以判状为重要,因此没有不学习熟练的。而判状的语言一定讲究对偶整齐,现在流传的《 龙筋凤髓判》 以及《 白乐天集• 甲乙判》 就说明这一点。从朝廷到县城,没有不是这样,不读书、不善长文学就不行。朝廷辅政大臣每逢报告草拟一件事,也一定对偶几十句话,现在郑畋写的软书、堂判仍然留存着。世俗喜欢谈论琐碎的古代遗事,夹杂着诙谐的话语,被看成“花判”,那事实就是这样,不象现在的人提笔靠着书案,只签署一个字也可以。 宋朝初年还有唐代的遗风,经久就改变除去了。只是用身体相貌丰盈高大来取用人才,不能算妥善的评定。
推荐古诗:
池上闲咏、
柘枝词、
登九峰楼寄张祜、
人日寄杜二拾遗、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秋夜独坐、
少年行、
登鹳雀楼、
春晴怀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
推荐诗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热文成语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璧青蝇 白璧:洁白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比喻佞人。比喻善恶忠佞。
- 拔树寻根 比喻追究到底。
- 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