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词里描绘了寒食节时候,一女子刚刚病起,乍喜乍悲的情态。起二句先绘寒食节候之景,风雨不止,一夜之间樱花零落。这是全篇抒情的环境、背景,以下便是描绘她在这景象下的一系列的行动。一是按节令而薰绣衣,一是打扮自己。但“半晌”和“自嫌”却透露了自伤的心情。这是摹其细节去刻画她的心理。小词可谓寄深于浅,寄厚于轻。
推荐古诗:
义鹘行、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念奴娇(水天空阔)、
另一种传说(死去的英雄被人遗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行香子(一叶舟轻)、
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推荐诗句: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矮子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斗明争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不亢不卑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