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宪出使赵国,让赵国替自己谋求相国的职位。公孙弘暗中了解了这件事。一次中山君外出,司马恚驾车,公孙弘陪乘。公孙弘说:“做人臣子的,利用大国的威势为自己谋求相位,在您看来,这种人怎么样?”
中山君说:“我吃他的肉,不把肉分给别人。”
司马憙急忙在车前的横木上叩头说:“臣下自知死期到了。”
中山君说:“为什么这样?”
司马惠说:“臣下应当受罚。”
中山君说:“走吧,我知道了。”过了一段时间,赵国的使者来到中山,为司马宪谋取相位。中山君非常怀疑公孙弘陷害司马宪,公孙弘被迫逃亡国外。
推荐古诗:
塞下曲六首(五月天山雪)、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送梓州李使君、
终南山、
浣溪沙(绣幕芙蓉一笑开)、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
五古(去去思君深)、
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出县(匆匆薄领不堪论)
推荐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翼双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急乱投医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