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不见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不见 赏析

不见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不见段译

慎靓王元年(辛丑、前320)周纪三 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1]卫更贬号曰君。[1]卫国国君再次把自己的爵位由侯降到君。二年(壬寅、前319)二年(壬寅,公元前319...查看全部

不见注释及译文

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 文思教捷下笔成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查看全部

不见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可能是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郑虔在台州的消息后,引起对李白的思念而写的。次年即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就去世,所以诗也应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之作。  ...查看全部

不见赏析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像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天末怀李白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留别王维次北固山下少年行早朝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别诸弟(梦魂常向故乡驰)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煮)

推荐诗句: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推荐游戏: 【花萼夹城通御气】的下一句是什么【吟诗作赋北窗里】的下一句是什么【骅骝拳跼不能食】的下一句是什么【[19] 一点寒灯灭】的下一句是什么【不饮长如醉】的下一句是什么【犹疑照颜色】的上一句是什么【可怜飞燕倚新妆】的上一句是什么【黄山堪白头】的上一句是什么【邀我吹玉笙】的上一句是什么【对之终自愧】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哀毁骨立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阿鼻地狱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刀相助  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废俱兴  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