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子提出一系列王道爱民政策后,梁惠王终于不得不虚心求教了。孟子此时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爱民与杀民!孟子之举例,实际上就是批评梁惠王的霸权政策、行为方式就是在杀人。从现代考古所知,殷墟侯家庄大墓中的殉葬者,约四百人,仅武官村大墓中就有殉葬者近百人。其中有被反绑及砍下头的殉人。殷墟还发现有很多人祭的遗迹,在一批排葬坑及散葬坑中,有被杀的无头人骨架及人头骨。此外,宫殿建筑、宗庙以至一般居室的基址中,也都发现有人祭遗址。卜辞中亦有大量杀人祭祀的记载,其中最多一次杀祭者达五百人。人祭的手段包括砍头、肢解、焚烧等。被杀者多为俘虏,其中又以羌的数量最多,此外还有仆及少数的妾等。这个陋习在周初已经改为用陶俑来代替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资源,然而在春秋时期,这种用活人陪葬的风气又有死灰复燃,所以孔子不得不扼腕而叹:“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开始制作陶俑的人,难道没有继承者吗?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实际上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国家靠的是什么?人民!没有人民的国家叫什么国家呢?而人民的拥护,就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一个国家赖于繁荣和富强的最基本要素。所以,制作陶俑来陪葬的这种传统,是应该有继承者的!后来的秦始皇用了大量的陶俑来陪葬,其实就是“始作俑者”的继承人,也是他对殷商王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用活人来陪葬的反对。
孟子之所以提到孔子这句话,就是想要说明劳动力资源的可贵,也以此来说明爱民的行为方式的重要性。作为人民的父母官,怎么能让自己的子民饥饿而死呢?所以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真正做到爱民、护民、裕民。
推荐古诗:
早发白帝城、
池上、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宿紫阁山北村、
不见、
筹笔驿、
古怨别、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
推荐诗句: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懊悔无及 后悔已来不及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代过客 指时间永远流逝。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