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杜甫的“三吏三别”之一,写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三月。当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三吏三别”六首诗作。
推荐古诗:
除夜作、
答张十一、
雪晴晚望、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黄花川、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个个诗家各筑坛)、
希望(我从山中来)、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
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推荐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热文成语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了萝卜地皮宽 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 白发千丈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
-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值一顾 顾: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 不着边际 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