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鉴赏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查看全部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查看全部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译文及注释
一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二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贾生、
忆住一师、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观猎、
青溪、
早春行、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
推荐诗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破不立 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 不偏不倚 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