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征伐燕国,真的是救燕国人民于水深火热的苦海之中吗?显然不是!齐国之伐燕,只是齐宣王想要扩大自己的领土,想拥有更多的财富,想要称霸于天下的一个步骤,只是齐宣王私心的一个表现。所以孟子举出“汤伐葛”的例子来说明,汤之伐葛,并不是为了自己膨胀的私心,而真正是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向东征而西边的夷族埋怨他,向南征而北边的狄族埋怨他,为什么不来拯救我们?商汤施行的是“王道”,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恢复被灭亡的国家,承续接继已经断绝了的世族,这是自尧以来的统治者所采取的“爱民”为政措施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思想的核心,意思是要各种人种、各种民族都能够在这个世界里和平共处,即使是被消灭了,也要找到他们的旁支后代继续繁衍。这其实也就是最早的人权思想,人人都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推荐选拔被遗落了的人才,天下的老百姓就会诚心归服了。而齐宣王则是杀死他们的父兄,拘禁他们的子弟,拆毁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的宝器,这样做怎么可以呢?这样做显然不能使人民心服!所以齐宣王此举也引起别的诸侯国蠢蠢欲动,都想分一杯羹。这就是“王道”与“霸道”的行为方式的区别。
推荐古诗:
别韦参军、
泪、
采莲曲、
听流人水调子、
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
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
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
浣溪沙(旧向长堤缆画桡)、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
桂枝香(登临送目)
推荐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川归海 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白璧三献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 巴三揽四 形容说话东拉西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