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道理
文学意义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查看全部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赏析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查看全部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译文及注释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注释若:如果。何:为何。...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初冬夜饮、
忆江上吴处士、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彭蠡湖中望庐山、
答武陵太守、
多丽(小楼寒)、
望江南(随身伴)、
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
青松(大雪压青松)、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推荐诗句: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斤播两 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