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萧何 任氏翻译及注释

萧何 任氏翻译及注释

查看萧何 任氏全诗

译文

  汉高祖刘邦攻下咸阳城后,很多将领都争先恐后地到储藏金银财宝的府库之中抢夺财物,唯独丞相萧何先去收集秦朝丞相与御史等留存的律令图书,加以妥善保存。后来刘邦之所以能详知天下要塞之地、各地户口的多少、势力的强弱、人民的疾苦,都是靠着萧何所收集的秦朝图书的功劳。

  宣曲任氏,其先人是看管仓库的小吏。秦朝败亡之后,一般的豪杰之士都争相夺取金银宝物,只有任氏一家在地窖中储存了很多的粮食。后来楚汉长期对峙于荥阳,人民无法耕种,米价涨到一万钱一石,于是很多人原先劫得的金银财宝又都变成了任氏的财产。

评译

  这两个人的才智不分高下,如果易地而处,结果也是一样的。

  又如四川卓氏,其先人是赵国人,从事冶铁以致豪富。秦灭赵之后,要将卓氏迁到蜀地去,于是夫妻俩推着车子一路前行。所有被迫迁徙的家族,几乎都争相用本已极少的一些多余财物贿赂官吏,希望可以让他们就近在葭萌县定居。只有卓氏说:“葭萌土地狭窄贫瘠,谋生不易。我听说岷山下有一块肥沃的平原,当地的大芋头长得很好,那儿的人终生不会挨饿,而且那里的人善于织造布匹,生意也好做,是一个很好的谋生之地。”于是他主动要求迁到比较远些的临邛县。卓氏在铁山之下采矿炼铁,经营贸易,终至富可敌国。这样的见识也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啊。

注释①沛公至咸阳:汉高祖刘邦在秦末起兵于沛县,自立为沛公。咸阳为秦都城,刘邦攻入咸阳,秦遂灭。②塞:关塞。③米石至万:米价涨到一石万钱。④葭萌:在今四川剑阁东北,为关中入川的必经之路。⑤蹲鸱:大芋头,形状像鸱鸟蹲立,因而得名。⑥临邛:今成都邛崃。⑦敌国:比得上一个国家。

推荐古诗: 送友人入蜀哭孔戡玉台观忆江上吴处士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田园作杂诗点绛唇(蹴罢秋千)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推荐诗句: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爱生恶死  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 鞍马劳神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百战百胜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 病急乱投医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