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借滕文公为父亲守孝之事来说明人之性善。孟子所举孔子的话,见于《论语·为政》第五节,以及《宪问》第四十一节与《颜渊》第十九节,尤其是“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句,乃是说明人民从善如流的秉性,所以要世子以身作则。
推荐古诗:
初授拾遗、
花下醉、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闺怨、
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石壁寺山房即事(望断南冈远水通)
推荐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嗳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树寻根 比喻追究到底。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