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1]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2]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3][4][5]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译文及注释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查看全部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创作背景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查看全部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鉴赏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开头两句李白以凤凰台的传说起笔落墨,用以表达对时空变幻的感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畅顺;虽然十四个字中连...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塞上听吹笛、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使至塞上、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
七律(别梦依稀咒逝川)、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泪痕)、
醉翁操(琅然,清圆)、
留题云门草堂(小住初为旬月期)
推荐诗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魂定魄 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